大家好呀,我是听风,一个喜欢旅游,喜欢时政的小军迷!
印太地区高超音速竞赛正酣,美国这边又有新动作了! 就在2025年5月底,美国航空初创公司Hermeus的”夸特马Mk1”无人机在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首次成功升空,实现了稳定飞行和平稳降落。兄弟们,你们听到重点了吗?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(TBCC)!
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的技术验证,而是美国空军”高超音速与高频次机载测试能力”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。4000万美元的项目投入,21个月的研发周期,美国人这次是真急了!
为啥美国突然这么拼命搞TBCC?
展开剩余76%说起来,这个技术路线咱们中国军迷应该很熟悉吧? 早在几年前,中国的相关研究就已经走在了前面。现在美国人也开始走这条路,说明什么?说明技术发展有其内在逻辑,英雄所见略同啊!
Hermeus公司的”奇美拉”发动机有什么特殊之处? 简单说,就是把涡轮喷气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串联起来,低速时用涡轮,高速时切换到冲压模式。听起来简单,做起来可是要命的难!
最关键的是什么?模态转换! 从涡轮模式切换到冲压模式,这个过程就像开车换挡一样,稍有不慎就会”熄火”。为了解决这个难题,美国人在进气道和压气机之间设置了射流预冷装置,用水做冷媒瞬间降低来流温度。
兄弟们,看到没?这套技术思路,咱们是不是似曾相识?
美国人的”快速迭代”有多快?
不得不说,美国人这次确实拿出了一些真本事。Hermeus公司采用的”快速迭代”开发模式,确实让人眼前一亮:
夸特马Mk0仅用6个月就完成建造! 而且,15%的部件采用3D打印技术,既控制了成本,又加快了进度。这个效率,确实值得学习。
但是兄弟们,咱们也别妄自菲薄。在高超音速技术的某些关键领域,中国的进展可不比美国慢。特别是在实战化应用方面,咱们的东风系列可是实打实的”金字招牌”!
从技术路线来看,美国人的TBCC发动机选择了普惠F100涡扇发动机作为涡轮部分,搭配自研的冲压发动机。这个组合能不能在马赫数3左右实现稳定的模态转换?拭目以待吧!
这场高超音速竞赛,谁能笑到最后?
写在最后:技术发展没有捷径,实力才是硬道理
美国”夸特马”的首飞成功,确实标志着其TBCC技术取得了阶段性进展。但是,从技术验证到实用化,这中间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路要走。
更重要的是,高超音速技术的竞争,从来不是单纯的技术竞争,而是体系化的综合较量。发动机只是其中一环,还有材料科学、制导系统、热防护、制造工艺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需要突破。
中国在这个领域起步并不晚,而且在某些方向上还有自己的独特优势。 特别是在工程化应用和规模化生产方面,咱们的制度优势和产业基础是实实在在的。
今天的故事告诉我们:科技竞争没有终点,只有不断超越。美国人能做到的,咱们也能做到;美国人做不到的,咱们也要努力去突破!
我是环游世界的喵,看世界,也看人性,拆新闻,也拆幻想。
各位,对于这场高超音速技术竞赛,你们怎么看?留言区聊聊呗!
发布于:安徽省闻喜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